积极践行群众路线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三论贯彻落实省委常委(扩大)会议暨省委中心组(扩大)会议精神
2015-05-22 09:20:35 作者:辽宁日报评论员 来源:辽宁日报

省委提出“八个带头、八个自觉”,明确要求全省各级领导干部、领导班子带头践行党的宗旨,自觉作密切联系群众的表率。辽宁新一轮全面振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事业,深化改革、振兴发展都必须走党的群众路线,这就需要我们牢固树立发展为了群众、发展依靠群众、发展成果让群众共享的思想观念,始终把服务群众、做人民的公仆作为重要的政治责任,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群众对需要改革的体制机制弊端,往往有切肤之痛;改革的切入点、着力点,也往往就是群众的“烦心点”和“痛点”,改革创新的动力、转型发展的智慧都蕴藏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基层探索是沸腾的实验室,群众创新是不竭的能量场。我们需要发自内心地把群众当真正的英雄、当最好的老师,虚心向群众学习,从“根子”上站稳立场,摆正自己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真正搞明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

践行群众路线,重在接地气、增底气。各级领导班子要从自身抓起,着力解决工作与群众贴得不够近、不够紧、不够实的问题,坚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企业、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摸清省情、吃透省情,认真落实直接联系点制度、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制度、与干部群众谈心谈话倾听呼声制度,争取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基层去、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到矛盾和问题突出的地方去,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疾苦、掌握群众需求,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和办法。

坚持群众观点,重在聚民心、增感情。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这个政治优势归根结底就是要始终赢得人心、民心。总结近些年来省内外发生的各种群体性事件和重大社会矛盾的教训,当我们遭遇挫折的时候,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脱离了群众;当我们犯错误的时候,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忘记了群众。要带头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增进与群众的感情,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善于换位思考,注重从群众的视角去思考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心里和感情上同群众产生共鸣,群众也才会真心实意与我们同心同德,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

落实根本宗旨,重在办实事、解民忧。人民群众最重实际,最反感“忽悠”,唱高调、搞“空头许诺”。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全部工作中,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无论是搞建设,还是做决策,都要把群众的诉求、群众的呼声、群众的利益摆在首位,离开了这一点,任何建设和发展就失去了意义。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抓好民生工作更凸显出特殊重要的意义,所有民生实事都必须一一兑现,逐项交账,决不能说空话、放空炮。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这样的庄严承诺面前,在绝不“忽悠”的踏实行动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全力关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并以之作为试金石,去检验改革振兴的成效;又通过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增强社会对改革振兴的信心,我们就一定能最大限度凝聚起振兴伟力,推动我们的事业在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中取得长足进步。

上一篇:陈求发:联系实际从严要求扎实开展专题教育
下一篇:省人大常委会机关举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动员部署大会

推荐图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