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基本实现全面控停违建和“遏新增、去存量”的初期目标
2016-08-12 09:37:53 作者:段琳筠 来源:深圳特区报

自去年查违“1+2”文件公布,到今年“深圳城市管理治理年”、“十大专项行动”等城市治理和管理部署,无不显示出市委、市政府秉持对深圳当前和长远发展负责态度,坚决向违建宣战,坚决打赢查违攻坚战的决心。

全市各区(新区)迅速行动、马上就办,纷纷开展各项违法建筑拆除专项行动攻坚战。各级部门通过凝聚共识、协同作战,以拆促控,在全市营造强大的拆除攻势,并取得空前成效,基本实现全面控停违建和“遏新增、去存量”的初期目标。

重拳行动 彰显查违决心

记者日前从龙华新区获悉这样一组数据,自去年“双提升”行动开展以来,截至今年8月9日,龙华新区共拆除各类违法建筑约220.19万平方米,其中永久性建筑约76.95万平方米,钢架结构及其他临时建筑约143.23万平方米。连续啃下了一大批“老大难”、“硬骨头”,对龙华办事处富士康南二门14万平方米大型违建群、水斗新围2.3万平方米违建大工地,以及大浪办事处水围工业园旁1.2万平方米大型违建群的大型清拆行动,既整治了安全隐患、又改善环境卫生,且辅助推动了辖区城市更新、土地整备等工作。

如此强势的重拳拆违,既是深圳查违工作开展以来取得巨大成效的一个缩影,也彰显出我市各区查违的决心和力度。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总规划师邹兵认为,整治违建的关键是要凝聚共识,而我市查违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目前的显著成效,正是我市各级部门贯彻落实“1+2”文件精神的结果。

市委、市政府不仅敢于面对深圳在过往30多年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积累的问题,更以极大的信心和耐心,有责任有智慧地逐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形成了系统性整治违建的良好局面。

联动执法 取得空前成效

市规划国土委(海洋局)主任王幼鹏认为,我市违建整治和处理,是一个比较大的系统工程,它的存在和土地、规划、产权都有密切关系,所以处理也应该是系统工作,不仅要分类处理,还要多种政策手段,不同方式来实施,需要政府、社区并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合力,握指成拳。

确实如此。深圳此次开展全面整治违建行动,完全摒弃了以往“单兵作战”的模式,立体式开展违法建筑全面管治、疏导、断根、非法销售监管执法等专项行动的同时,还大力推动开展土地整备、产业用地保障、储备土地清理等三项专项行动,以保障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的土地供应。同时,建设用地清退、城市更新、地籍调查和土地总登记等多项专项行动,多管齐下,多路治违,同步解决我市各项土地资源问题,且收效巨大。

截至6月底,深圳通过城市更新已供应土地86万平方米,完成40万平方米旧工业区综合整治任务;光明新区高新西产业地块2约5.72万平方米土地、创新产业园区约18.02万平方米土地已移交入库;南山区完成33公顷执法清退建设用地外业核查工作等等……全市各区在多项专项行动中都取得了优异“战果”,取得空前效应。

积极纳管 切实整治违建

按照市委、市政府查违“1+2”文件以及深圳城市管理治理年的部署要求,全面整治查违工作在坚持“疏堵结合”原则基础上,还坚持“两手抓”、“两手硬”。

据市规划土地监察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全面整治违建以来,我市对新增违建打击力度空前,发现一宗,拆除一宗,铁腕治理、绝不手软,形成严查严控违法建设的社会氛围和强大威慑力。这也为全面疏导处置存量违建提供充分保障和支撑。市规划国土委及各相关部门,将持续加大疏导力度,拓宽疏导渠道,提高疏导效益,消除违建生存土壤和空间。同时,优先前置违法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开展,切实保障各项公共领域安全稳定,重点解决严重影响规划和具有严重安全隐患的违法建筑,逐步消化存量违建。

目前,我市规划国土及相关职能部门正在积极探索和制定对违建全面纳管工作的相关政策与具体实施措施。或将以政府统筹为主导,相关职能部门联动管理,通过积极引入专业检测机构等市场化运作的纳管方式,在违建房屋检测、消防安全、燃气管道、电梯使用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有效管理。

 责任编辑:谢景春

上一篇:深圳推动国企并购重组做大做强
下一篇:深圳商业连锁企业是中国商业“王牌军”

推荐图片文章